2.845

2023影响因子

(CJCR)

  • 中文核心
  • EI
  • 中国科技核心
  • Scopus
  • CSCD
  • 英国科学文摘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优先发表

优先发表栏目展示本刊经同行评议确定正式录用的文章,这些文章目前处在编校过程,尚未确定卷期及页码,但可以根据DOI进行引用。
显示方式:
定位系统恶意攻击同源性分析及协同观测器定位矫正方法
史雨堃, 李肖磊, 上官义恒, 车万里, 王友清
, doi: 10.16383/j.aas.c240717 , cstr: 32138.14.j.aas.c240717
摘要:
全球定位系统由于其较长的传输距离和较弱的加密方式, 易受到恶意攻击的影响. 定位系统中的恶意阻断攻击、恶意欺骗攻击与恶意偏差注入攻击会导致攻击范围内的接收设备产生相似的定位偏移. 针对定位系统中恶意攻击的同源性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设计了分布式观测器以实现定位矫正. 针对定位系统中常见的三种攻击, 分别设计了恰当的模拟实现方式, 能够在多次蒙特卡洛实验很好的控制环境变量, 从而得到具有统计意义的实验结果. 本文还建立了不随偏差注入攻击幅值变化的定位偏移同源性的衡量指标, 分析了三种典型恶意攻击的同...
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和Stackelberg博弈的武器部署
刘富樯, 刘中阳, 周伦, 皮阳军, 蒲华燕, 罗均
, doi: 10.16383/j.aas.c240257 , cstr: 32138.14.j.aas.c240257
摘要:
为应对来袭目标的机动调整对防区防御能力的影响, 针对性设计全新的部署优化模型和求解算法. 首先, 从战术层面出发, 提出一种考虑攻防信息变化的新型武器部署模型, 该模型能够动态调整部署策略以提高防御系统的整体效能; 其次, 设计基于混沌映射机制和K均值聚类与重心法的算法初始化方案, 以应对资源紧缺和充足两种情况, 降低算法陷入局部最优的风险; 然后, 设计基于Metropolis准则的个体最优更新方法和基于Stackelberg博弈模型的全局最优更新方法用以指导种群的进化方向; 最后, 通过提供...
基于质量关联虚拟变量的质量相关变量划分及故障检测
刘美枝, 孔祥玉, 胡昌华
, doi: 10.16383/j.aas.c240627 , cstr: 32138.14.j.aas.c240627
摘要:
质量相关故障检测作为数据驱动的多元统计过程监测的重要研究内容, 是保障复杂装备或工业过程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技术, 而确定或划分质量相关变量是该方法的核心环节. 现有质量相关故障检测方法通常高度依赖于质量变量, 一旦质量变量不可测, 其有效性便受到严重挑战. 为解决这一挑战, 提出基于质量关联虚拟变量(Quality-related virtual variable, QRV)的质量相关变量划分方法, 基于此建立一种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
高速铁路多列车运行态势推演方法
王荣笙, 袁志明, 闫璐, 吕宜生, 丁舒忻
, doi: 10.16383/j.aas.c240623 , cstr: 32138.14.j.aas.c240623
摘要:
多列车运行态势是列车调度员和司机分别调整运行图和列车驾驶策略的关键信息和重要依据, 表征各列车在未来运行各位置处的速度、加速度、通过时刻等信息. 然而, 由于高铁信号系统的交互信息利用率较低, 列车调度员和司机只能凭经验推演多列车运行态势, 基于此给出的运行图和列车驾驶策略的自动化程度较低, 影响铁路运营效率. 为此, 针对多列车运行态势推演问题, 构建多列车运行态势推演系统架构及模型. 以单列车运行态势的离线推演和在线推演方法为基础, 提出多列车运行态势微观推演方法, 以及基于虚拟编队模式的多...
SignBrain: 无线可穿戴脑电采集技术
孟庆桐, 常东明, 曹姗, 胡若晨, 蒋田仔, 左年明
, doi: 10.16383/j.aas.c240578 , cstr: 32138.14.j.aas.c240578
摘要:
介绍一种自主研发的无线可穿戴非侵入式脑电信号采集技术: SignBrain (型号P). SignBrain设备为爪形结构, 设计符合国际10-20导联标准, 具有18个盐水电极, 配合万向活动抱紧部件, 始终保持电极与头皮紧密接触, 弥补了头型较大、发量较多佩戴使用的问题. 设备不用打导电膏实现了“即戴即用”的使用方式, 采集的脑电信号通过低功耗蓝牙实时传输至软件系统, 系统支持在线阻抗检测、Marker同步记录等功能. 同时研发了与设备配套的PC端软件、应用接口以及移动终端 (手机、平板电脑...
数据驱动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王鼎, 赵明明, 刘德荣, 乔俊飞, 宋世杰
, doi: 10.16383/j.aas.c240706 , cstr: 32138.14.j.aas.c240706
摘要:
最优控制与人工智能两个领域的融合发展产生了一类以执行-评判设计为主要思想的自适应动态规划(Adaptive dynamic programming, ADP)方法. 通过集成动态规划理论、强化学习机制、神经网络技术、函数优化算法, ADP在求解大规模复杂非线性系统的决策和调控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然而, 实际系统的未知参数和不确定扰动经常导致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 给最优控制器的设计构成了挑战. 近年来, 具有强大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的数据驱动ADP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 它能够在不依赖动态模型...
基于变分稀疏高斯过程的多机器人协同感知与围捕
曹凯, 陈阳泉, 魏云博, 刘志, 陈超波, 高嵩
, doi: 10.16383/j.aas.c240406 , cstr: 32138.14.j.aas.c240406
摘要:
针对未知环境下的多机器人环境感知和围捕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变分稀疏高斯过程回归的分布式感知与围捕算法. 考虑到传统高斯过程回归不适合处理大量数据的问题, 在这项工作中, 首先考虑障碍物的影响, 以引入分离超平面的质心维诺划分算法为机器人动态规划任务区域; 其次, 利用多机器人在任务区域中的移动探索获取环境信息, 并通过变分自由能(Variational free energy, VFE)方法来近似模型的后验分布, 完成对未知环境的感知; 最后, 基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
基于域对抗自适应学习的旋翼无人机姿态稳定方法
李凤岐, 金佳玉, 杜学峰, 张鑫, 徐凤强, 王德广
, doi: 10.16383/j.aas.c240186 , cstr: 32138.14.j.aas.c240186
摘要:
针对复杂海风环境下旋翼无人机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s) 姿态控制不稳定的问题, 提出姿态稳定方法 SymTAL-POP (Symmetric temporal adversarial learning-partitioned online prediction). 该方法包括离线学习和在线预测两个部分. 在离线学习阶段, 引入对称式时序域对抗自适应学习算法 SymTAL. 结合域对抗学习、对称性网络和双向时序网络, SymTAL 有效解决海风环境中无人机姿...
基于预定义时间的舰载机抗干扰着舰控制
李钊星, 蔡云鹏, 刘茂汉, 王霞, 许斌
, doi: 10.16383/j.aas.c240766 , cstr: 32138.14.j.aas.c240766
摘要:
考虑甲板运动和舰尾流等扰动影响下的舰载机着舰轨迹跟踪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预定义时间的自适应抗干扰控制策略. 建立着舰轨迹生成、引导、控制和进近动力补偿等子系统, 将轨迹跟踪问题转换为子系统的稳定问题. 针对舰尾流引起的时变扰动和甲板运动对理想着舰点的变化影响, 采用长短记忆神经网络进行甲板运动预估并在引导指令中予以修正, 借助非线性扰动观测器估计未知干扰对模型集总外界扰动进行前馈补偿. 为提升着舰轨迹跟踪与姿态控制的精确性和快速性, 设计基于反步架构的预定义时间控制策略, 通过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
两团队零和博弈下熵引导的极小极大值分解强化学习方法
胡光政, 朱圆恒, 赵冬斌
, doi: 10.16383/j.aas.c240258 , cstr: 32138.14.j.aas.c240258
摘要:
在两团队零和马尔科夫博弈中, 一组玩家通过合作与另一组玩家进行对抗. 由于对手行为的不确定性和复杂的团队内部合作关系, 在高采样成本的任务中快速识别优势的分布式策略仍然具有挑战性. 鉴于此, 提出一种熵引导的极小极大值分解(Entropy-guided minimax factorization, EGMF)强化学习方法, 在线学习队内合作和队间对抗的策略. 首先, 提出基于极小极大值分解的多智能体执行器−评估器框架, 在高采样成本的、不限动作空间的任务中, 提升优化效率和博弈性能; 其次, 引...
具有反馈延迟分布式在线复合优化的动态遗憾性能
侯瑞捷, 李修贤, 易新蕾, 洪奕光, 谢立华
, doi: 10.16383/j.aas.c240414 , cstr: 32138.14.j.aas.c240414
摘要:
研究了分布式在线复合优化场景中的几种反馈延迟, 包括梯度反馈、单点Bandit反馈和两点Bandit反馈. 其中, 每个智能体的局部目标函数由一个强凸光滑函数与一个凸的非光滑正则项组成. 在分布式场景下, 研究每个智能体具有不同时变延迟的场景. 基于近端梯度下降算法, 分别设计这三种延迟反馈的分布式在线复合优化算法, 并且对动态遗憾上界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表示, 延迟梯度反馈和延迟两点Bandit反馈的动态遗憾上界阶数在期望意义下相同, 均为\begin{document}$ {\rm O}(\...
基于自适应动态规划的量化通信下协同最优输出调节
王冰洁, 徐磊, 林宗利, 施阳, 杨涛
, doi: 10.16383/j.aas.c240494 , cstr: 32138.14.j.aas.c240494
摘要:
考虑了量化通信下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最优输出调节问题. 为降低通信负担, 利用取整量化器将智能体之间传输的浮点数数据转化为整数, 从而减少通信信道中传输数据的比特数. 通过将量化器引入到编码−解码方案中, 设计分布式量化观测器, 保证在量化通信下, 每个跟随者对外部系统状态的估计误差渐近收敛至零. 在此基础上, 在多智能体系统动态未知的情况下, 提出基于自适应动态规划的数据驱动算法, 在线学习次优控制策略, 解决协同最优输出调节问题, 保证每个跟随者的输出信号渐近跟踪参考信号, 并抑制由外部系统产...
提示学习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分类、应用及展望
刘袁缘, 刘树阳, 刘云娇, 袁雨晨, 唐厂, 罗威
, doi: 10.16383/j.aas.c240177 , cstr: 32138.14.j.aas.c240177
摘要:
随着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 CV)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于提高视觉任务的性能和泛化能力的需求不断增长, 导致模型的复杂度与对各种资源的需求进一步提高. 提示学习(Prompt learning, PL)作为一种能有效地提升模型性能和泛化能力、重用预训练模型和降低计算量的方法, 在一系列下游视觉任务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 然而, 现有的PL综述缺乏对PL方法全面的分类和讨论, 也缺乏对现有实验结果进行深入的研究以评估现有方法的优缺点. 因此, 本文对PL在CV领域的分类、应...
基于混合双端事件触发机制的协同控制策略研究
李冬妮, 孙佳月, 闫宇晴, 张化光
, doi: 10.16383/j.aas.c240354 , cstr: 32138.14.j.aas.c240354
摘要:
针对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 提出基于混合双端事件触发机制的模糊跟踪控制策略. 首先, 相比于现存状态触发机制, 构建一种灵活可调的阈值设计方法以满足系统实时性需求; 其次, 改进的状态触发机制将状态估计信号作为触发信号, 可有效降低现存机制的保守性并提高阈值设计的灵活性; 随后, 针对控制器−执行器环节和传感器−控制器环节, 设计混合双端事件触发机制来同时缓解双信道的通讯负担. 此外, 为解决未知不可测状态的问题, 构造一种仅基于相对输出信息的状态观测器. 最后, 在闭环系统内, 所有信号都是半全...
无人机/无人艇异构协同固定时间预设性能演化控制
袁洋, 段海滨, 魏晨
, doi: 10.16383/j.aas.c240141 , cstr: 32138.14.j.aas.c240141
摘要:
针对执行器故障的无人机/无人艇(Unmanned aerial/surface vehicle, UAV/USV)异构协同系统编队包容控制问题, 提出一种固定时间预设性能演化控制方法. 为保证基于视觉测量的相对位置信号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设计控制误差收敛的演化路径, 通过固定时间预设性能函数使误差限制在演化路径的邻域内, 并利用转换函数将受约束跟踪问题转换为无约束镇定问题. 采用动态面技术对转换后的误差动力学进行控制, 并利用干扰观测器和自适应技术对干扰和未知执行器故障进行估计. 通过 Lyap...
基于优势函数输入扰动的多无人艇协同策略优化方法
任璐, 柯亚男, 柳文章, 穆朝絮, 孙长银
, doi: 10.16383/j.aas.c240453 , cstr: 32138.14.j.aas.c240453
摘要:
多无人艇(Multiple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s, Multi-USVs)协同导航对于实现高效的海上作业至关重要, 而如何在开放未知海域处理多艇之间复杂的协作关系、实现多艇自主协同决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近年来, 多智能体强化学习(Multi-agent reinforcement learning, MARL)在解决复杂的多体决策问题上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被广泛应用于多无人艇协同导航任务中. 然而, 这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通常存在探索效率低、探索与利用难平衡、...
追逃博弈问题研究综述
迟嵩禹, 李帅, 王晨, 谢广明
, doi: 10.16383/j.aas.c240396 , cstr: 32138.14.j.aas.c240396
摘要:
作为多智能体对抗博弈问题的重要分支, 追逃博弈(Pursuit-evasion, PE)问题在控制和机器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密切关注. 追逃博弈问题主要聚焦于追逐者和逃跑者双方为实现各自目标而展开的动态博弈: 追逐者试图在最短时间内抓到逃跑者, 逃跑者的目标则是避免被捕获. 本文概述追逃博弈问题的相关研究进展, 从空间环境、信息获取等五个方面介绍追逃博弈问题的各类设定; 简述理论求解、数值求解等四种当下主流的追逃博弈问题求解方法. 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总结和分析, 给出几点研究建...
飞行器集群协同制导新进展
吕金虎, 于江龙, 董希旺
, doi: 10.16383/j.aas.c240499 , cstr: 32138.14.j.aas.c240499
摘要:
协同制导是飞行器集群遂行协同任务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也是飞行器制导控制领域近年来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协同制导经历了从简单约束到复杂约束、单一任务到复杂任务的发展过程. 首先, 从协同制导的发展历程和任务级别角度进行分类, 将现有协同制导方法概括为打击时间/角度约束下的协同制导、编队构型约束下的协同制导、角色和任务互补下的协同制导、博弈对抗条件下的协同制导等四类协同制导方法; 其次, 总结国内外学者对相关领域理论成果的最新进展, 从研究方法层面综述相关成果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最后, 对协同...
异构不确定二阶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事件触发状态趋同
李振兴, 庄娇娇, 杨成东, 邱建龙, 曹进德
, doi: 10.16383/j.aas.c240423 , cstr: 32138.14.j.aas.c240423
摘要:
研究异构不确定二阶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事件触发状态趋同控制问题. 首先, 为每个智能体设计参数观测器, 用以估计不确定参数, 这些观测器可渐近估计不确定参数. 其次, 为每个跟随智能体设计分布式参数观测器, 渐近估计领导智能体不确定参数, 每个智能体利用邻居智能体触发时刻的采样值估计其邻居智能体的状态. 基于估计的参数和邻居状态, 提出完全不依赖智能体间连续信息传输的事件触发趋同算法. 同时, 证明在所给算法的作用下, 多智能体系统能够达到状态趋同且不存在芝诺现象. 最后, 给出一个多单摆系统, ...
具身智能自主无人系统技术
孙长银, 袁心, 王远大, 柳文章
, doi: 10.16383/j.aas.c240456 , cstr: 32138.14.j.aas.c240456
摘要:
自主无人系统是一类具有自主感知和决策能力的智能系统, 在国防安全、航空航天、高性能机器人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 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各类大模型快速革新, 极大地推动了自主无人系统的发展. 目前, 自主无人系统正迎来一场以“具身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技术革命. 大模型需要借助无人系统的物理实体来实现“具身化”, 无人系统可以利用大模型技术来实现“智能化”. 本文阐述具身智能自主无人系统的发展现状, 详细探讨包含大模型驱动的多模态感知、面向具身任务的推理与决策、基于动态交互的机器...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超分辨率重建算法进展
唐麒, 赵耀, 刘美琴, 姚超
, doi: 10.16383/j.aas.c240235 , cstr: 32138.14.j.aas.c240235
摘要:
视频超分辨率重建(Video super-resolution, VSR)是底层计算机视觉任务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旨在利用低分辨率视频的帧内和帧间信息, 重建具有更多细节和内容一致的高分辨率视频, 有助于提升下游任务性能和改善用户观感体验. 近年来,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在帧间对齐、信息传播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在简述视频超分辨率重建任务的基础上, 梳理了现有的视频超分辨率重建的公共数据集及相关算法; 接着, 重点综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超分辨率重建算...
前额叶皮层启发的Transformer模型应用及其进展
潘雨辰, 贾克斌, 张铁林
, doi: 10.16383/j.aas.c240538 , cstr: 32138.14.j.aas.c240538
摘要:
本文聚焦于生物结构与类脑智能的交叉研究方向, 探讨前额叶皮层的结构及其认知功能对人工智能领域Transformer模型的启发. 前额叶皮层在认知控制和决策制定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本文首先介绍前额叶皮层的注意力机制、生物编码、多感觉融合等相关生物研究进展, 然后探讨这些生物机制如何启发新型的类脑Transformer架构, 重点提升其在自注意力、位置编码、多模态整合等方面的生物合理性与计算高效性. 最后, 总结前额叶皮层启发的类脑新模型, 在支持多类型神经网络组合、多领域应用、世界模型构建等方面的...
基于分层仿生神经网络的多机器人协同区域搜索算法
陈波, 张辉, 江一鸣, 钟杭, 王耀南
, doi: 10.16383/j.aas.c240458 , cstr: 32138.14.j.aas.c240458
摘要:
针对多机器人系统在战场、灾难现场等复杂未知环境下的区域搜索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分层仿生神经网络的多机器人协同区域搜索算法. 首先将仿生神经网络(Bio-inspired neural network, BNN) 和不同分辨率下的区域栅格地图结合, 构建分层仿生神经网络信息模型, 其中包括区域搜索神经网络信息模型(Area search neural network information model, AS-BNN)和区域覆盖神经网络信息模型(Area coverage neural netwo...
仿鸟群自推进机制的无人机集群相变控制
段海滨, 尤灵辰, 范彦铭, 李明
, doi: 10.16383/j.aas.c240598 , cstr: 32138.14.j.aas.c240598
摘要:
针对无人机集群的运动相态转换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仿鸟群自推进粒子模型的无人机集群相变控制方法. 首先, 从鸟群运动行为中获得启发, 通过设计速度保持项和势能梯度项构建仿鸟群运动模型, 并设计相变控制项模拟巢穴对鸟群的吸引, 以实现集群在不同相态之间的转换. 然后, 讨论了集群在设计的相变控制律作用下的运动相态, 证明无人机集群能够实现两种稳定的运动相态并进行相互转换. 最后, 仿真验证了集群存在的两种稳定运动构型, 所提出相变控制律能够实现两种集群运动相态的互相转换.
基于固定时间模型参考方法的倾转旋翼无人机姿态控制
朱纪洪, 张骁骏, 杨赟杰, 袁夏明
, doi: 10.16383/j.aas.c240621 , cstr: 32138.14.j.aas.c240621
摘要:
倾转旋翼无人机动力学特性复杂, 过渡过程中的变速变构型特性导致系统具有较大的模型不确定性, 且容易受到阵风扰动等的影响, 对姿态控制律设计提出了很高要求. 针对该问题, 本文建立了一种扰动观测器结合终端滑模补偿控制器的模型参考姿态控制方法. 基于齐次系统理论设计了固定时间收敛扰动观测器, 实现对倾转旋翼无人机未建模动态和外部扰动的准确估计; 基于一种新型非线性饱和函数设计了固定时间收敛终端滑模控制器, 结合低通滤波实现对指令的快速高品质跟踪; 为进一步解决控制奇异性问题, 提出了在纵轴附近邻域时...
多智能体系统二分一致性的研究进展
唐宏安, 夏紫怡, 王丽丹, 段书凯
, doi: 10.16383/j.aas.c240530 , cstr: 32138.14.j.aas.c240530
摘要:
多智能体系统是分布式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 主要通过智能体之间的交互与协作完成复杂的任务. 一致性是协同控制的核心问题, 二分一致性作为一致性的延伸受到了广泛关注. 首先, 介绍一些符号图知识, 给出一阶、二阶、高阶及分数阶多智能体系统的模型及一些二分一致性的定义. 其次, 概述这四类多智能体系统多种二分一致性的研究进展. 此外, 分析有限时间、固定时间和预设时间二分一致性的优势及保守性, 讨论二分一致性和二分输出一致性的特点. 最后, 对多智能体系统二分一致性进行总结与展望.
分布式在线鞍点问题的Bandit反馈优化算法
张文韬, 张保勇, 袁德明, 徐胜元
, doi: 10.16383/j.aas.c240289 , cstr: 32138.14.j.aas.c240289
摘要:
本文研究了多智能体时变网络上基于Bandit反馈的分布式在线鞍点问题, 其中每个智能体通过本地计算和局部信息交流去协作最小化全局损失函数. 在Bandit反馈下, 包括梯度在内的损失函数信息是不可用的, 每个智能体仅能获得和使用在某决策或其附近产生的函数值. 为此, 结合单点梯度估计方法和预测映射技术, 提出一种非欧几里得意义上的分布式在线Bandit鞍点优化算法. 以动态鞍点遗憾作为性能指标, 对于一般的凸−凹损失函数, 建立了遗憾上界并在某些预设条件下确保所提算法的次线性收敛. 此外, 考虑...
无人飞行器集群自主控制: 预设性能驱动的安全编队控制
方浩, 赵欣悦, 陈杰
, doi: 10.16383/j.aas.c240603 , cstr: 32138.14.j.aas.c240603
摘要:
针对障碍环境下多无人机编队跟踪问题, 提出了一种兼顾编队跟踪性能与安全的控制框架. 在该框架中, 首先利用性能边界可调的预设性能控制 (Prescribed performance control, PPC) 方法生成期望控制信号, 使无人机跟踪虚拟领导者的期望轨迹, 跟踪过程中满足瞬态与稳态误差约束. 进一步, 基于控制障碍函数 (Control barrier function, CBF) 描述无人机的安全状态集合并建立二次规划问题, 利用 Karush-Kuhn-Tucker (KKT) ...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无人机自主感知-规划-控制策略
吕茂隆, 丁晨博, 韩浩然, 段海滨
, doi: 10.16383/j.aas.c240639 , cstr: 32138.14.j.aas.c240639
摘要:
近年来, 随着深度强化学习方法快速发展, 其在无人机自主导航上的应用也受到越来越广泛地关注. 然而, 面对复杂未知的环境, 现存的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无人机自主导航算法常受限于对全局信息的依赖和特定训练环境的约束, 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各种场景当中的应用潜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提出了多尺度输入用于平衡感受野与状态维度, 以及截断操作来使智能体能够在扩张后的环境中运行. 此外, 构建了自主感知-规划-控制架构, 赋予无人机在多样复杂环境中自主导航的能力.
基于CE TransNet的腹部CT图像多器官分割
廖苗, 杨睿新, 赵于前, 邸拴虎, 杨振
, doi: 10.16383/j.aas.c240489 , cstr: 32138.14.j.aas.c240489
摘要:
受限于局部感受野, 卷积神经网络无法建立足够的长距离依赖关系. 一些方法通过将Transformer部署至卷积网络的某些特定部位来缓解这个问题, 如网络编码器、解码器或跳跃连接层. 但这些方法只能为某些特定特征建立长距离依赖关系, 难以捕获大小、形态多样的腹部器官之间的复杂依赖关系. 针对该问题, 提出了一种交叉增强Transformer (Cross-connection enhanced transformer, CE transformer)结构, 并用它作为特征提取单元构建了一种新的多层...
基于磁链在线辨识的异步电机超螺旋滑模控制
谢国超, 段纳, 万昌晖, 臧航
, doi: 10.16383/j.aas.c240526 , cstr: 32138.14.j.aas.c240526
摘要:
研究了基于磁链在线辨识的异步电机超螺旋滑模控制问题. 针对异步电机, 设计了一种改进的超螺旋滑模速度控制器 (Improved super-twisting sliding mode speed controller, IMSTSMC), 提升了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 为抑制算法中符号函数高频切换所引起的系统抖振问题, 构造了一种可变指数切换函数. 进一步地, 考虑到转子磁链受惯性延迟的影响, 设计了磁链在线观测器 (Flux online observer, FOO), 可辨识转子磁链幅值, 提...
海上无人系统跨域集群发展现状及其关键技术
闫敬, 关新平
, doi: 10.16383/j.aas.c240334 , cstr: 32138.14.j.aas.c240334
摘要:
随着无人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 海上无人系统跨域集群凭借其诸多优点已成为当前无人系统领域研究热点. 具体来说, 海上无人系统跨域集群是指空中、水面、水下无人平台, 通过跨域任务规划与信息交互实现高效集群协作, 对提升复杂海洋环境下无人平台应对能力至关重要. 目前, 海上无人系统跨域集群理论体系还不完善, 相关研究正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此, 首先梳理跨域集群相关概念及其发展现状, 分析其面临的挑战与关键问题; 进而, 从控制理论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角度出发, 简述跨域集群任务规划、组网传输、协...
基于主动−被动增量集成的概念漂移适应方法
祁晓博, 陈佳明, 史颖, 亓慧, 郭虎升, 王文剑
, doi: 10.16383/j.aas.c240503 , cstr: 32138.14.j.aas.c240503
摘要:
数据流是一组随时间无限到来的数据序列, 在数据流不断产生过程中,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数据分布随时间推移可能以不可预测的方式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被称为概念漂移. 在漂移发生后, 当前学习模型需要及时响应数据流中的实时分布变化, 并有效处理不同类型的概念漂移, 从而避免模型泛化性能下降. 针对这一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被动增量集成的概念漂移适应方法(Concept drift adaptation method based on active-passive incremental ens...
无人飞行器集群自主控制: 基于联盟形成博弈的任务分配
姜斌, 马亚杰, 薛舒心
, doi: 10.16383/j.aas.c240593 , cstr: 32138.14.j.aas.c240593
摘要:
针对复杂多约束条件下异构无人机集群系统的任务分配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联盟形成博弈的分布式任务预分配和重分配方法. 考虑时效性、同时性等耦合约束条件, 引入准确的能耗模型建立任务分配模型, 利用联盟形成博弈将任务分配问题转化为联盟划分问题, 并设计一种无故障条件下的分布式任务预分配方法, 降低任务分配求解的复杂度, 同时提高最终解的平均质量; 进一步, 针对无人机故障问题, 准确分析健康无人机的运动模型, 合理划分重分配范围, 基于任务预分配结果设计重分配算法. 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分布式任务预分配...
性能函数引导的无人机集群深度强化学习控制方法
王耀南, 华和安, 张辉, 钟杭, 樊叶心, 梁鸿涛, 常浩, 方勇纯
, doi: 10.16383/j.aas.c240519 , cstr: 32138.14.j.aas.c240519
摘要:
针对无人机集群系统, 提出了一种性能函数引导的深度强化学习控制方法, 同时评估性能函数的示范经验与学习策略的探索动作, 保证了高效可靠的策略更新, 实现了无人机集群系统的高性能控制. 首先, 利用领航-跟随集群框架, 将无人机集群的控制问题转化为领航-跟随框架下的跟踪问题, 进而提出了基于模型的跟踪控制方法, 利用性能函数将集群编队误差约束在给定范围内, 实现了无人机集群的模型驱动控制. 接下来, 为了解决复杂工况下性能函数极易失效难题, 将深度强化学习方法和性能函数驱动方法结合, 提出了性能函...
深度长尾学习研究综述
韩佳艺, 刘建伟, 陈德华, 徐璟东, 代琪, 夏鹏飞
, doi: 10.16383/j.aas.c240077 , cstr: 32138.14.j.aas.c240077
摘要:
深度学习是一门依赖于数据的科学, 传统深度学习方法假定在平衡数据集上训练模型, 然而, 现实世界中大规模数据集通常表现出长尾分布现象, 样本数量众多的少量头部类主导模型训练, 而大量尾部类样本数量过少, 难以得到充分学习. 近年来, 长尾学习掀起学术界的研究热潮, 涌现出大量先进的工作. 本文综合梳理和分析了近年来发表在高水平会议或期刊上的文献, 对长尾学习进行全面的综述. 具体而言, 根据深度学习模型设计流程, 将图像识别领域的长尾学习算法分为丰富样本数量与语义信息的优化样本空间方法, 关注特...
面向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火电机组控制结构综合与分析
马士全, 丁进良
, doi: 10.16383/j.aas.c230210
摘要:
增加可再生能源在电网中的占比, 使能源结构更合理, 是加快能源转型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电网中占主导地位的火电, 辅助消纳可再生能源的能力, 对提高可再生能源在电网中的占比起到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火电机组辅助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 本文根据当前系统控制方案, 分析了影响机组灵活性与调峰深度的因素, 包括机炉协调、局部反馈策略下的锅炉控制、系统稳态工作点的规划等. 基于补偿方案的协调策略限制了机组对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的可再生能源的补偿能力; 局部反馈策略下的锅炉控制只是实现了等效热效应的...
基于 PID 自整定功能的自适应双路输出的黑体温度控制
张海弟
, doi: 10.16383/j.aas.c190277
摘要:
首先, 通过分析黑体温度控制系统的物理模型, 推演出黑体传递函数的表达式.推演过程中得知黑体易受环境温度和空气散热的影响, 所以黑体温度控制系统是个非线性时变系统.结合实验黑体的阶跃响应数据, 采用阶跃响应法对传递函数进行近似计算, 得出黑体温控系统的传递函数是极点在左半轴的二阶系统, 该系统等效于二阶低通滤波器.经过低通滤波器的信号, 会滤除高频部分, 当用继电器法进行参数自整定时, 仅需计算能量较大的基波信号.通过对基波信号进行比较, 得出继电器法的整定公式, 并参照Ziegler-Nich...
仿人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研究进展
戴小文, 宋建霖, 岳丽全
, doi: 10.16383/j.aas.c200007
摘要:
仿人智能控制是现代智能控制理论之一, 利用分层递阶的控制结构与多控制模态为强非线性、大迟滞、难建模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并且得到学术界的持续关注, 但缺乏对该理论研究进展系统性的总结. 本文通过系统的梳理仿人智能控制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脉络, 将其划分为三代控制模型, 分别从每一代控制模型的算法描述、研究进展与应用进展三个角度进行综述, 同时, 结合当前的研究进展讨论仿人智能控制在控制模型、结构功能、参数校正方面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对抗攻击防御模型
孔锐, 蔡佳纯, 黄钢
, doi: 10.16383/j.aas.2020.c200033
摘要:
深度神经网络在解决复杂问题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功, 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各个领域, 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 深度神经网络容易受到精心设计的对抗样本的攻击, 导致网络模型输出错误的预测结果, 这对于深度学习网络的安全性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对抗攻击是深度神经网络发展过程中必须克服的一大障碍, 设计一种高效且能够防御多种对抗攻击算法, 且具有强鲁棒性的防御模型是有效推动对抗攻击防御的方向之一, 探究能否利用对抗性攻击来训练网络分类器从而提高其鲁棒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
论文与报告
未知大规模互联系统在线分散式动态事件触发控制
何怡睿, 苏涵光, 张化光, 栾鑫洋
, doi: 10.16383/j.aas.c240262 , cstr: 32138.14.j.aas.c240262
摘要:
针对一类系统动态未知且受互联项影响的非线性互联大规模系统, 提出一种新的在线分散式动态事件触发控制(Dynamic event-triggered control, DETC)方案. 首先, 构建基于神经网络的辨识器来重构互联系统的未知内部动态. 其次, 使用自适应评判网络在事件触发机制下学习近似最优控制策略. 在所设计的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机制下, 各子系统独立地设计自己的控制策略, 且各控制策略的更新是异步进行的. 也就是说, 各个分散式事件触发条件和控制器仅依赖于各自子系统的局部状态信息,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