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 第23卷 第2期
1997, 23(2): 145-152.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代数方程组约束和梯度法的非最小相位FIR系统的自适应辨 识算法.选用的线性方程组具有列满秩的系数矩阵,保证了系统参数的唯一可识别性.由于只 采用高阶累量,故能够抑制任何高斯有色噪声的影响.重点讨论了梯度法中步长的选择,提出 了收敛速度最快的变步长.仿真实验的结果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
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代数方程组约束和梯度法的非最小相位FIR系统的自适应辨 识算法.选用的线性方程组具有列满秩的系数矩阵,保证了系统参数的唯一可识别性.由于只 采用高阶累量,故能够抑制任何高斯有色噪声的影响.重点讨论了梯度法中步长的选择,提出 了收敛速度最快的变步长.仿真实验的结果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
1997, 23(2): 153-159.
摘要:
研究全系数自适应控制方法对未建模动态、参数慢时变、非线性和有界干扰的鲁捧 稳定性,证明了在有未建模动态及扰动的情况下,采用经投影修正的梯度算法估计标称对象. 黄金分割自适应控制器仍能稳定标称对象.对含乘性不确定性的线性慢时变对象及具有渐消 记忆的非线性慢时变对象,分别给出了自适应控制系统鲁棒稳定的充分条件.
研究全系数自适应控制方法对未建模动态、参数慢时变、非线性和有界干扰的鲁捧 稳定性,证明了在有未建模动态及扰动的情况下,采用经投影修正的梯度算法估计标称对象. 黄金分割自适应控制器仍能稳定标称对象.对含乘性不确定性的线性慢时变对象及具有渐消 记忆的非线性慢时变对象,分别给出了自适应控制系统鲁棒稳定的充分条件.
1997, 23(2): 160-166.
摘要:
对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Li-Xin Wang1993年提出的模糊自适应控制方案的稳定性 条件进行了研究,证明了两个新的结论:1)原来的监督控制可以取消;2)渐近稳定的条件可由 w(t)平方可积放宽到w(t)→0.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证明了一种模糊自适应控制的新方案,它 能在任何情况下保证闭环渐近稳定,并在一定条件下还能保证参数收敛.对一阶不稳定与二 阶混沌两个控制对象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案的控制效果比Wang的方案有很大提高.
对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Li-Xin Wang1993年提出的模糊自适应控制方案的稳定性 条件进行了研究,证明了两个新的结论:1)原来的监督控制可以取消;2)渐近稳定的条件可由 w(t)平方可积放宽到w(t)→0.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证明了一种模糊自适应控制的新方案,它 能在任何情况下保证闭环渐近稳定,并在一定条件下还能保证参数收敛.对一阶不稳定与二 阶混沌两个控制对象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案的控制效果比Wang的方案有很大提高.
1997, 23(2): 167-172.
摘要:
给出一种新的基于给定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的PID参数自整定方法SPAM法.该 方法可独立整定PID调节器所有参数.仿真结果表明SPAM法明显优于其它整定方法.
给出一种新的基于给定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的PID参数自整定方法SPAM法.该 方法可独立整定PID调节器所有参数.仿真结果表明SPAM法明显优于其它整定方法.
1997, 23(2): 173-179.
摘要:
对多变量双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自校正解耦控制算法,该算法具有全局收敛性并能 确保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仿真实验表明了其算法的有效性.
对多变量双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自校正解耦控制算法,该算法具有全局收敛性并能 确保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仿真实验表明了其算法的有效性.
1997, 23(2): 180-186.
摘要:
用小波变换进行子带编码是信号与图象压缩的一个新方法,小波可以有几个自由度 的选择灵活性,这是它优于离散余弦变换的特点之一.提出了最优小波问题,讨论了最优正交 小波,最优的性能指标为编码增益GSBC达到极大,对于平稳随机信号,最优小波完全由信号的 谱密度决定,并给出了对几种典型谱密度分布所对应的最优正交小波.
用小波变换进行子带编码是信号与图象压缩的一个新方法,小波可以有几个自由度 的选择灵活性,这是它优于离散余弦变换的特点之一.提出了最优小波问题,讨论了最优正交 小波,最优的性能指标为编码增益GSBC达到极大,对于平稳随机信号,最优小波完全由信号的 谱密度决定,并给出了对几种典型谱密度分布所对应的最优正交小波.
1997, 23(2): 187-194.
摘要:
讨论广义离散随机线性系统最优状态估计问题,运用新息理论和射影的方法提出了 广义离散随机线性系统最优递推预报器和滤波器,证明了递推预报器对于初始值的选取渐近 稳定.
讨论广义离散随机线性系统最优状态估计问题,运用新息理论和射影的方法提出了 广义离散随机线性系统最优递推预报器和滤波器,证明了递推预报器对于初始值的选取渐近 稳定.
1997, 23(2): 195-200.
摘要:
采用模糊逻辑控制器设计控制规律,提出了对具有明显耦合作用的二输入/二输出系 统的一种模糊控制器设计方案,即"在线规则自调整"和"主从交替"策略.在模糊控制系统中采 用了变频调速器作为执行元件控制张力和线速.以卷染机为控制对象,用8098和两台变频调速 器实现了整个模糊控制系统,样机运行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模糊控制系统设计是成功的.
采用模糊逻辑控制器设计控制规律,提出了对具有明显耦合作用的二输入/二输出系 统的一种模糊控制器设计方案,即"在线规则自调整"和"主从交替"策略.在模糊控制系统中采 用了变频调速器作为执行元件控制张力和线速.以卷染机为控制对象,用8098和两台变频调速 器实现了整个模糊控制系统,样机运行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模糊控制系统设计是成功的.
1997, 23(2): 201-206.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同伦理论的语言信号非线性模型分析理论与算法,具有计算量小、 稳定性强、收敛性好等一般非线性模型分析方法所没有的优点,同时保持了线性模型的简单 性与通用性.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提出了一种基于同伦理论的语言信号非线性模型分析理论与算法,具有计算量小、 稳定性强、收敛性好等一般非线性模型分析方法所没有的优点,同时保持了线性模型的简单 性与通用性.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1997, 23(2): 207-212.
摘要:
考虑用神经网络作为补偿器,对一类非线性系统进行输入输出解耦.给出了这类系 统的可解耦的充要条件,并证明在该条件下系统可解耦成线性系统且极点可任意配置.基于 此,给出了这类系统的一个神经网络解耦方法.
考虑用神经网络作为补偿器,对一类非线性系统进行输入输出解耦.给出了这类系 统的可解耦的充要条件,并证明在该条件下系统可解耦成线性系统且极点可任意配置.基于 此,给出了这类系统的一个神经网络解耦方法.
1997, 23(2): 213-219.
摘要:
提出了串行加工系统控制描述规格说明的设计方法,研究了规格说明的Petri网语 义.提出了系统Petri网控制器具有活性等希望性质的初始标识的确定算法.这样的Petri网 控制器经编译或算法转换可直接对系统进行实时控制.
提出了串行加工系统控制描述规格说明的设计方法,研究了规格说明的Petri网语 义.提出了系统Petri网控制器具有活性等希望性质的初始标识的确定算法.这样的Petri网 控制器经编译或算法转换可直接对系统进行实时控制.
1997, 23(2): 220-225.
摘要:
研究了当投射的平行光垂直于图像平面时图像以及成像物体区域内部的几何特性 与边界特性,讨论了由一般物体所成的像唯一地求解SFS问题的条件,并由此提出了一个更 为一般的整体区域上的唯一性定理和局部不唯一定理,推广了本领域现有的研究结果.定理 的证明以微分几何和常微分方程几何理论为工具,其过程是构造性的,亦即在定理证明的同 时指明了由单目图像恢复物体外形且不使用正则化技术的可能途径.
研究了当投射的平行光垂直于图像平面时图像以及成像物体区域内部的几何特性 与边界特性,讨论了由一般物体所成的像唯一地求解SFS问题的条件,并由此提出了一个更 为一般的整体区域上的唯一性定理和局部不唯一定理,推广了本领域现有的研究结果.定理 的证明以微分几何和常微分方程几何理论为工具,其过程是构造性的,亦即在定理证明的同 时指明了由单目图像恢复物体外形且不使用正则化技术的可能途径.
1997, 23(2): 226-231.
摘要:
从分形的基本性质出发,把数学形态学中的基本运算(如膨胀)发展到一个变尺度的 多级矢量迭代过程.由两者的结合,提出了一个新的分形编码的方法.它以形态学中的结构 元素B以及尺度变化率r作为分形的信息进行存储及生成,并从求骨架关节点方法中寻求这 个编码,给出实验结果,并与传统的迭代函数系统(IFS)的分形编码做了比较.
从分形的基本性质出发,把数学形态学中的基本运算(如膨胀)发展到一个变尺度的 多级矢量迭代过程.由两者的结合,提出了一个新的分形编码的方法.它以形态学中的结构 元素B以及尺度变化率r作为分形的信息进行存储及生成,并从求骨架关节点方法中寻求这 个编码,给出实验结果,并与传统的迭代函数系统(IFS)的分形编码做了比较.
1997, 23(2): 232-237.
摘要:
基于动态矩阵控制的闭环传递函数,研究了典型振荡过程在动态矩阵控制下的系统 性能,给出了主要设计参数与系统稳定性、动态响应的若干重要关系,提供了分析此类系统的 理论基础.
基于动态矩阵控制的闭环传递函数,研究了典型振荡过程在动态矩阵控制下的系统 性能,给出了主要设计参数与系统稳定性、动态响应的若干重要关系,提供了分析此类系统的 理论基础.
1997, 23(2): 238-242.
摘要:
证明了具有对称性的非线性控制系统存在局部的串级解耦标准形.这种标准形由 一个维数等于系统维数与对称性Lie群维数之差的独立子系统和一个不含控制量的子系统 串联而成.利用对称性和微分几何方法可将这种标准形构造出来.
证明了具有对称性的非线性控制系统存在局部的串级解耦标准形.这种标准形由 一个维数等于系统维数与对称性Lie群维数之差的独立子系统和一个不含控制量的子系统 串联而成.利用对称性和微分几何方法可将这种标准形构造出来.
1997, 23(2): 243-246.
摘要:
针对二维常系数线性离散系统一般状态空间模型(2-DGM)的可分性判定问题进行 探讨,给出了系统可分的若干判定法则,这些法则有助于进一步完善2-D系统现有的理论体 系.
针对二维常系数线性离散系统一般状态空间模型(2-DGM)的可分性判定问题进行 探讨,给出了系统可分的若干判定法则,这些法则有助于进一步完善2-D系统现有的理论体 系.
1997, 23(2): 247-252.
摘要:
研究了控制对象具有多个模型时,求取其适合鲁棒控制器设计的名义模型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Hankel范数模型降阶的名义模型选择算法.仿真结果确认了算法的有效 性.
研究了控制对象具有多个模型时,求取其适合鲁棒控制器设计的名义模型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Hankel范数模型降阶的名义模型选择算法.仿真结果确认了算法的有效 性.
1997, 23(2): 253-256.
摘要:
运用Kharitonov定理给出一个期望的闭环特征区间多项式,然后将同阶线性系统 的同时镇定问题化成一组线性不等式的求解,并给出求解该不等式组的线性规划法,讨论了 三种解的意义和性质.算例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运用Kharitonov定理给出一个期望的闭环特征区间多项式,然后将同阶线性系统 的同时镇定问题化成一组线性不等式的求解,并给出求解该不等式组的线性规划法,讨论了 三种解的意义和性质.算例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1997, 23(2): 257-260.
摘要:
针对预测控制存在的设计参数选取困难和对建模误差的鲁棒性问题,提出了组合预 测控制算法.该算法将预测控制和模糊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对象的定 量信息和定性信息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较好地解决了预测控制的以上两个问 题.
针对预测控制存在的设计参数选取困难和对建模误差的鲁棒性问题,提出了组合预 测控制算法.该算法将预测控制和模糊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对象的定 量信息和定性信息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较好地解决了预测控制的以上两个问 题.
1997, 23(2): 261-266.
摘要:
提出一种多变量传递函数矩阵辨识的二级QR分解算法,避免了子系统辨识方法 对可测数据的重复处理;在不扩大维数的条件下,获得使总体损失函数最小的估计值.该算法 与HOUSEHOLDER变换的快速递推算法结合,不仅大大地减少了辨识所需的运算量,而且 可减少LS算法中增益矩阵计算的误差积累和传递,提高辨识精度.
提出一种多变量传递函数矩阵辨识的二级QR分解算法,避免了子系统辨识方法 对可测数据的重复处理;在不扩大维数的条件下,获得使总体损失函数最小的估计值.该算法 与HOUSEHOLDER变换的快速递推算法结合,不仅大大地减少了辨识所需的运算量,而且 可减少LS算法中增益矩阵计算的误差积累和传递,提高辨识精度.
1997, 23(2): 267-270.
摘要:
研究一般连续型Ito随机系统的变结构控制,构造了滑动流形,给出了变 结构控制律,并用算例示范了文中结果的应用方法.
研究一般连续型Ito随机系统的变结构控制,构造了滑动流形,给出了变 结构控制律,并用算例示范了文中结果的应用方法.
1997, 23(2): 271-274.
摘要:
提出了二值化图象离散线性变换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根据象素点的邻域特征保证 变换后图象的连接性,消除虚假的孔洞.它适用于任意形式的线性变换,并不局限于平移、比 例、旋转等特殊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消除变换后图象的孔洞,使结果更加真实、有 效.
提出了二值化图象离散线性变换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根据象素点的邻域特征保证 变换后图象的连接性,消除虚假的孔洞.它适用于任意形式的线性变换,并不局限于平移、比 例、旋转等特殊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消除变换后图象的孔洞,使结果更加真实、有 效.
1997, 23(2): 275-278.
摘要:
提出了一种二维模式识别的神经网络模型ART-Cognizer,该模型采用新认知机的 结构和自适应共振网络的自顶向下的注意和匹配机制,因此对模式在视野中的缩放和平移有 容忍能力,并对自组织学习过程有自稳定能力,它可以在线学习新的模式而不损伤其原有记 忆.
提出了一种二维模式识别的神经网络模型ART-Cognizer,该模型采用新认知机的 结构和自适应共振网络的自顶向下的注意和匹配机制,因此对模式在视野中的缩放和平移有 容忍能力,并对自组织学习过程有自稳定能力,它可以在线学习新的模式而不损伤其原有记 忆.
1997, 23(2): 279-282.
摘要:
提出和实现了用于模式聚类的无监督模糊超球神经网络.模式集是一个具有超球核 的用隶属函数表示的模糊集,模式集又可以合并成模式类.模糊超球神经网络学习算法能在 几次循环学习中形成模式集,无需对已知模式集重新训练就可融合新样例和精炼已存在的模 式集.模式聚类的数值仿真解释了模糊超球聚类神经网络的优越性能.
提出和实现了用于模式聚类的无监督模糊超球神经网络.模式集是一个具有超球核 的用隶属函数表示的模糊集,模式集又可以合并成模式类.模糊超球神经网络学习算法能在 几次循环学习中形成模式集,无需对已知模式集重新训练就可融合新样例和精炼已存在的模 式集.模式聚类的数值仿真解释了模糊超球聚类神经网络的优越性能.